|
日期:2013-07-20 作者: 来 源:投资时报 |
(瓷库中国网)蔡先生是位品茶的行家,他收藏了2吨多的普洱茶,在武汉收藏界的茶友中颇有名气。作为一名经营紫砂茶具的商人,他10多年经营店铺的赢利,绝大部分投入到普洱茶的收藏中。如今他收藏的普洱茶按市场价值计算,已经超过百万元了。最近手头缺乏流动资金的他,欲把珍藏的陈年老茶出手一部分,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愿望一直没能实现。
今年,国内普洱茶市场出现新一轮的“疯狂”,从三四月份起,部分普洱茶从毛料到成品,特别是古树普洱,一路行情看涨。然而,像蔡先生这样,难找到理想买家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国内普洱茶缺乏公开、透明、公正的投资套现交易平台,是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尽管普洱茶价格一路高涨,但除部分产地的产品销售紧俏外,大部分市场上的普洱销售渠道并不通畅。各自为政,价格不规范等,导致市场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制约了普洱茶市场的有序发展。
普洱茶价格上演“过山车”
今年国内普洱茶在投资收藏市场价格成倍增长,并没给商家带来好运,反让商家感到生意并不好做。“最近普洱茶行情有所回落,先期入市接到高价普洱茶的投资收藏者,现在比较难找到下家。”近日,汉口一家专门经营普洱茶的老板告诉记者,今年他进的第一批茶饼,两个月前,其成品货尚在毛料收购、制作期,当时市场价格为二三千元一件(84片),一个月前达到最高峰,8500元一件,现在回落,大约5000元一件,普洱茶的价格无疑是上演了一次过山车。
据介绍,受云南干旱普洱茶产量减少、游资炒作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云南部分产区的原料毛茶上涨50%以上。一直在云南购买普洱茶的蔡先生告诉记者,其中古树茶价格上涨得比较厉害,特别是大树龄、千年的老茶树、山头茶,处于领涨的地位,而普通档次的普洱茶价格涨幅为20%,和往年情况差不多。
投资容易变现难
普洱茶购买容易,出手难。这是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蔡先生手中储藏的2吨多质量上乘的普洱茶,很受藏家的青睐,喝过蔡先生亲手泡制普洱茶的茶客和藏家无不赞好。正是因为蔡先生的极力推广,有不少喜欢收藏紫砂的藏家,也顺便成为了蔡先生普洱茶的买家。但这样的需求者毕竟数量有限,他们给出的价格与市场行情相比,相差甚远,远远不是蔡先生心目中的价格。想要找到合意的买家,非常难。
据了解,目前投资收藏者要变现,主要有三种途径,一种是,在买进的地方套现,但这往往可能遇到“回收价不及市场价”的情况;第二种是,长年玩茶的人身边会有一个小圈子,大家在圈子内互相交易,而交易价格参考市场价或大家互相商讨;还有一种途径是,有些销售商会承诺三五年后可按每年一定涨幅来回购。
以上三种变现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第一种情况成立的前提是你选择的茶一定要有较好的上涨空间;第二种情况,对于像蔡先生这样大量囤积普洱茶的藏家,圈子不大,其利润空间有限,长期不出手,茶也有变质的风险;第三种情况,如果你自已储存方式不当,导致商品质量下降,销售商不愿回收或低价回收,甚至会遭遇销售商毁约,不回购的情况出现。
炒作背后存风险
“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这是业内较为认同的一种说法。普洱茶通常的储存周期为三至五年,然后逐年提高收购价格,几年之后,价格上去,便开始清仓赚钱。在业内,通常认为,100年树龄以上被称为古树茶,50到100年则为老树茶,50年以下是现代茶。
今年年初,各路资本的魅影接踵出现在普洱老茶的原产地:2013年2月底,就有普洱茶的收藏爱好者赶在春芽萌发之前赶往老班章村,找当地的村民订购老班章茶,一订就是100公斤,出价3300元/公斤。这让当地的茶农有些吃惊。早在 2007年普洱疯潮席卷全国,老班章干茶均价飙升十倍至800~900元,风波过后,价格一度回落至每公斤400元左右,随后又开始每年以六七百元的幅度攀升;至今市场又出现了新的高价,但仅坚持了短短的4个月,茶价下跌了40%,事实证明,在炒作的背后,一定是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投资普洱茶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