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 > 销售排行 > 详细信息

2018年8月1日至31日茶文化产品销售排行榜

 

第一名

编号:GDZPS1158

书名:《茶艺师培训教材》

版别:金盾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082–5257–5/S•1750

作者:江用文 童启庆主编  周智修 阮浩耕副主编  中国茶叶学会组编

定价:37.00

出版日期:200809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茶叶学会的相关专家编著。内容包括:茶艺师职业知识,茶叶基础知识,饮茶与健康,中国茶文化、茶馆文化、少数民族及地方习俗茶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美丽的传说,茶事艺文的概述与赏析,主要名茶的产地、特点及质量标准,泡茶饮用水与中国名泉特点,初、中、高级茶艺师须掌握的茶叶冲泡方法、茶艺技巧和茶馆外宾接待常用外语及相关事宜,并用少量篇幅精辟地介绍了茶馆管理与营销的经验。本书具有知识性强、趣味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供茶艺馆各层领导人员、各级别茶艺师、馆内员工及社会各行各业广大茶艺爱好者阅读参考。

    江用文,1965年11月生,安徽怀宁人,硕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副会长。1986年7月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跨世纪151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2007年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

    江用文从事茶叶加工、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研究等工作。主持、参加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20余项。研制出高香冷溶速溶茶、γ氨基丁酸茶、超微绿茶粉、葛根素、茶多糖等新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制定出《绿色安全茶叶田间生产技术规程》和《绿色安全茶叶加工技术规程》,并在茶叶企业进行示范;明确了西湖龙井茶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提出茶叶包装材料的选择指标。

    江用文制定茶树等52种作物种质资源的描述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23种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并审定为农业行业标准;建立了52种作物的描述符数据库及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

    取得成果5项,发明专利1项,其中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5部。

童启庆(1936年—),女,浙江杭州人。曾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现为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著名茶文化活动家,浙江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国际茶人之家理事。主编全国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编著《习茶》、《生活茶艺》、《影像中国茶道》等著作。

 


第二名

编号:GDZPS1249

书名:《评茶员培训教材》

版别:金盾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082–8422–7/S•1776

作者:杨亚军主编  中国茶叶学会组编

定价:47.00

出版日期:200901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茶叶学会组编。本书分为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高级评茶员、评茶师、高级评茶师技能要求5篇26章。内容包括:评茶员的基本要求及培训方法,中国茶叶发展史及主要茶类的品质特征,茶叶标准及分级,茶业企业标准的制定与应用,茶叶的感官审评设备与操作,茶叶的包装要求及标签通则,茶叶的贮藏技术,中国6大茶类的加工技术与审评方法,茶叶与健康知识介绍及研究,茶业企业经营管理及市场营销技巧。本书内容充实,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强的特点,适合广大评茶人员、评茶员及评茶师培训班授课人员和学员、茶业企业各层领导和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共分26个章节,主要对评茶员的基本要求及培训方法,中国茶叶发展史及主要茶类的品质特征,茶叶标准及分级,茶业企业标准的制定与应用,茶叶的感官审评设备与操作,茶叶的包装要求及标签通则等内容作了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杨亚军,男,1961年9月18日生,江苏如皋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茶学系,获学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研究院)所(院)长、党委副书记,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

    自“七五”以来,先后独立或合作主持国家攻关专题、子专题2个、国家科技部重点课题、重点科技项目和基础性项目等3个、省部级重点专题等6个,参与组织完成首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从37个品种中筛选出25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正主持“十五”国家攻关课题、专题和国家基金、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948项目、省基金共6项,并主持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

    二十年来,先后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作为主要执行人,参与育成了龙井43、碧云、菊花春等3个国家良种;作为区试阶段的主持人,参与育成了龙井长叶、寒绿两个国家级良种和苔香紫、苹云、碧峰3个省级良种,这些良种大多已在全国主要茶区推广应用。主持完成的“茶树育种早期品质化学鉴定技术”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合作主持完成的“龙井长叶、碧云的育成与应用及龙井43的推广”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茶数据库的主要完成人参加完成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年来坚持科研为生产服务,重视良种推广应用。主持完成的“茶树新品种龙井43的推广与效应”项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被专家誉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科技兴茶的成功范例”,“居国际先进水平”。

已培养和正培养硕士生各1名,协助培养博士生1名;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两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合作出版著作6本。

 


第三名

编号:GDZPS3852

书名:《茶席设计》(第4次印刷)

版别: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乔木森著

书号:ISBN 978-7-80646-862-3/G•403

定价:39.00

出版日期:201207

内容简介

    “茶席设计”是当代茶文化的新兴学科,正有待茶学界予以研究。早就听说,要构建中国当代茶文化学。这是一件大事。许多茶学研究者已从无林止地诠释古人的茶文化文献中走了出来,或从反复进行茶知识汇编走了出来,大家都开始把目光投入当代中国茶文化实践的研究与探讨中。那些陆羽在《茶经》中还未来得及涉及到的一些坚硬而又新鲜,急迫而又顽固的问题,有望在不太漫长的日子里有珍上系统而科学的解答。实在是因为时间太短,本该应从“茶席设计”掘入,挖出一口静静的茶艺结构深水塘;或者把茶席设计中的每个构成因素逐个的振在手中分仔细把玩,玩出它们与茶的千年姻缘有条不紊事,起码,还能够把系统再梳理几遍,让辨析的长发如浪一般飞扬,说不定还能多留住几眼情人的目光……可如今,这些仍属美好的愿望。匆忙中拿出的这《茶席设计》,尚显粗糙,好在是一种探路。一种上会遇到指点之人。这是我时刻年盼望的。

乔木森,男,1952年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早年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曾出版小说、电影、戏剧作品多部。1988年开始茶文化研究,挖掘、整理中国古茶道30余种,并创办中国茶道艺术团,在国内外演出近3000余场。现为上海市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茶业职业培训中心教务主任,主要从事茶文化研究与教学。即将出版的作品有《中国茶道表演语汇》、《中国古茶道表演》、《现代茶道管理与营销》。

 


第四名

编号:GDZPS6004

书名:《茶叶密码》

版别: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郝连奇编著  张正竹审阅

书号:ISBN 978-7-5576-0831-6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1603

内容简介

《茶叶密码》并不是茶叶学术性的研究类书籍,只是一本茶叶科普类图书。目的并不是在茶叶生物化学、审评与实验上进行深度探索,而是定位为一本有关茶与健康的普及型小册子。

《茶叶密码》告诉我们,茶叶主要含有哪些神奇的物质,影响我们口味的是哪些物质,对我们有保健功能的又是哪些物质。

本书的价值在于将复杂难懂的茶叶生物化学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神秘的化合物能够看得见、喝得到,变成可观、可感、可触的东西。在富有趣味的表述中,不仅知道了怎样泡好一壶茶,而且明白了茶对健康的意义。

    郝连奇,男,1971年出生,现任天津市茶叶学会理事长,天津津门紫砂会馆馆长。硕士、国家一级评茶师、高级考评员。199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曾就职天津市茶叶公司,创建天津市胜利路茶城,茶语器文化中心,非常茗连锁店,草木人职业培训学校,多年来一直从事茶叶的研究和科普工作。被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被天津电视台科教频道聘请,录播17集《茶与健康》节目。

 

 


第五名

编号:GDZPS5485

书名:《祁门红茶:茶中贵族的百年传奇》

版别: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锡端 杨芳著

书号:ISBN 978-7-307-15912-9

定价:56.00

出版日期:201506

内容简介

本书把读者带到风景如画的祁门茶乡,让大家对祁门优良的生态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再通过对祁门红茶历史的回顾,将祁门红茶的百年传奇与辉煌生动地展现给读者。书中不仅详细解读了祁门红茶精湛的制作技艺,而且还通过手绘、图表等形式把深澳的专业术语“翻译”成读者容易读懂的语言,处理得非常恰当。书中用较大篇幅教读者如何去欣赏祁门红茶,如何轻松地冲泡出一杯美妙的祁门红茶,同时还介绍了红茶相关的健康知识以及几款经典的红茶调饮,还将会让更多人喜欢祁门红茶,也让祁门红茶成为读者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吴锡端,生于1968年8月,福建尤溪县人。1990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机械制茶专业,国家一级茶技师,曾担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现任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云南普洱茶协会副会长。曾出版了《茉莉花茶》一书,发表了《加入WTO后茶业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等十多篇论文,是国家标准《紧压茶》起草人之一。被中国茶叶博物馆聘为“中国茶业品牌馆”评荐专家委员会专家。

杨芳,生于1988年10月,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硕士,现在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采编相关工作。2007年“第21届全国新青年杯”征文大赛获二等奖。其家族曾种茶、制茶,自己从小跟随长辈摘过茶、做过茶,对传统茶文化耳濡目染。

 


第六名

编号:GDZPS4723

书名:《中国凤凰单丛茶图谱》

版别:海天出版社

作者:陈少平摄撰  凤凰镇人民政府主编

书号:ISBN 978-7-80747-183-7

定价:82.00

出版日期:201109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凤凰单丛茶原产地,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的自然环境条件和茶叶生产概况。以及凤凰单丛茶的概念,凤凰单丛茶的品质点,加工工艺流程。集中介绍了黄栀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姜花香、肉桂香、桂花香、夜来香、茉莉香十大香型和柚花香、橙花香、附子香、杨梅香、山茄香、黄茶香、苦味茶、附子香等代表性品种的株系状况、地点、管理人。茶树特征特性、采摘期、产量、成茶品质及部分老茶树成的化学成分。

陈少平,生于广东潮安凤凰。从小受凤凰茶文化熏陶,熟悉凤凰茶的生产、加工、精制等工艺过程及凤凰单丛茶审评技术。1983年开始负责凤凰镇茶叶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1985年任凤凰农业技术站副站长、站长;1999年任广东省茶叶学会理事;2003年任广东省潮州市茶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2004年任凤凰镇专业茶叶协会顾问;2009年获国家高级评茶师资格认证。曾获得三项广东省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三等奖,潮州市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特等奖、二等奖,广东省茶叶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一等奖等。

 


第七名

编号:GDZPS6907

书名:《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1790—1919年俄罗斯茶叶和茶叶贸易》

版别:武汉出版社

作者:[俄]伊万•索科洛夫编著  黄敬东译  李皖校

书号:ISBN 978-7-5582-0918-5

定价:49.00

出版日期:201612

内容简介

     首先要说的是,本书是我在2006—2011年间精心收集和研究了俄罗斯的多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个人藏品、档案资料和文献之后写成的。相信其中文版的面世,将有助于两国有关专家对这段辉煌历史的进一步认识。

俄中两个伟大民族,他们之间的关系之路并非始终都是坦途。他们有过边境冲突,也有过两国间开放互市举步维艰的时期,但在这种国际间的矛盾中,最后占了上风的往往是互惠的经贸往来。

1638—1862年间俄罗斯市场几乎所有的茶叶均产自中国,来自日本的茶叶少之又少。只是在1870-1890年间才开始了有规模地进口印度茶叶和锡兰红茶。

持续几个世纪的茶叶贸易带给俄罗斯和中国极大的福利,由此建立起来的互惠关系曾经是两个伟大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不同时期,万里茶道让成千上万的人发家致富。

在俄中茶叶贸易中,中国以下省份的作用和贡献永远闪耀着光辉:福建、江西、湖北、辽宁等等。而在经海路运送茶叶的港口中,永远会有如下几个名字:厦门港、广州港、营口港等。

在俄国,几十家长期经营中国茶叶的贸易公司积累了大量资本。19世纪末,俄国的大型茶叶贸易公司的茶叶贸易额达到了几千万卢布,其数额之大是当时俄罗斯的其他行业望尘莫及的。因为超强的竞争能力,很多茶叶贸易公司成为百年老字号,这在当时是一个无人可及的奇迹。

俄罗斯、欧洲、中国生物界的专家们至今尚未界定茶树这种植物最早的生长地点,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正是中国率先了解到茶叶对人体的药理功能并向全人类馈赠了茶的知识。中国向世界贡献了茶树的栽培、种植和护理的知识;在中国,人们不仅是掌握了种茶和加工茶叶的全部技能,而且向全世界传播了一整套包括茶叶知识、沏茶器皿和工具、品茶礼仪在内的饮茶文化。遗憾的是,部分生产茶叶的技艺在18和19世纪已经失传,但在俄罗斯历史档案里还保存有有关这些茶叶的记忆。千年来陆羽的《茶经》已经在世界各国成为人们学习茶叶知识的重要的必读著作。

     如果我的这本书可以在茶叶的故乡中国为发展和传播茶叶的历史和知识做出一点点贡献的话,我将深感欣慰。

2014年8月至10月,在万里茶道重走中,仅在俄罗斯境内,我们的行程就有差不多1万公里。所以,万里茶道其实是一条长约3万里的旅程。如果算上从伊尔库茨克到阿拉斯加的支线,它的漫长更是难以估量。

在遥远、浩瀚、壮阔的俄罗斯之旅中,我们一行的最大收获,是认识了俄罗斯史学者、历史学副博士伊万•索科洛夫。早听说索科洛夫是俄罗斯首屈一指的万里茶道研究家,中国的研究者,大都在传说他的大名。待到终于相见,眼前是一个光头青年——酷,敏锐,干净,不废话,但是说出的每一句差不多都切中要害。

第一次的见面,我们相约在19世纪末莫斯科茶商准备取悦李鸿章的那个古怪又美艳的中俄合体茶楼前。在短短一天的莫斯科寻访中,他带着我们走了4个茶道旧址。回头看我们在俄罗斯的采访,这一天的效率是最高的。索科洛夫很会讲故事,而且学术上拎得清。结合历史地点和关键人物传略,他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将历史的脉络,用很小的一点力气,就轻轻拎将起来。

尤其是,在我们从一个旧址转移到另一个旧址的途中,索科洛夫在车上打开他的笔记本,调出一些图片,以向我辅助说明个别细节。我没有料到的是,这并非重要的,不在他阐述重点的小杂碎,彻底颠覆了我走了1万多公里建立起来的有关于万里茶道的一些基本认知。比如,买卖城—恰克图的中俄茶叶贸易并非首发于茶栈,开始的地点其实是在山洞;比如,晋商常氏可能从没有在莫斯科开过分号,那张流传广泛的著名照片,所反映的不过是专营中国茶的一家俄罗斯茶店——在万里茶道的国境另一侧,茶叶运输和买卖从来就是俄国人自己的事,中国人不被允许也不可能过境经营;再比如,俄国领事、在武汉如雷贯耳的大巴公J.K.巴诺夫不过是个小开,他背后的后台老板才是大亨——这个身居莫斯科操纵俄国全国茶叶贸易的巨怪,仅送给他外孙女的一片地,面积之大就相当于东欧一个小国。

光头青年是位学者,他讲述的一切都是有史有据的,很严谨,很学术,这是与众多活跃在这条商道上的研究者都不同的。途中,我们撩起关于他“俄罗斯茶道研究第一人”的头衔,他很冷淡地回答说,“没有这回事”,他不过是在19世纪前后俄罗斯茶叶贸易的狭小领域有点研究,一些结论被其他学者引用得比较多而已。

《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这本书,是索科洛夫4本研究著作中的一本,原题“1790~1919年俄罗斯茶叶和茶叶贸易”。新书名是我拟的,以迎合中国读者的趣味,使之一目了然。书中,索科洛夫考察了那个年代的油画、广告、茶叶包装、茶商不动产以及茶馆、戒酒协会和军队的有关史料,试图来说清楚一个问题:中国茶叶到底是什么时候普及了全俄,成为俄罗斯的国家饮料的。

这个问题实在不易回答,通过索科洛夫的分析梳理,也未能一口就给出一个简单一句话的答案。这本书的魅力在于梳理分析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展示的发生在整个俄罗斯大地上的红扑扑、热乎乎、乱糟糟、生龙活虎的情节。它们有助于说明,茶叶,这来自中国的小小的、普通的自然饮品,是怎样搅动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并渗透到了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细节。对于人类生活而言,这或许是一个不亚于战争、外交、政治变革的广泛而又深刻的改变力量。

 

在19世纪的一百年,尤其到其后期,茶叶贸易是俄国最大的产业,由此产生了一批豪门巨贾。若干年后,从这个冒险行业产生的原始积累,成为了发展其他产业的资本。索科洛夫所提起的这一个线索,有助于让人们认清,俄罗斯今天的一些著名企业、产业、行业,其间仍流淌着源于一两百年前中国茶叶的基因。今日之“一带一路”,有历史的前情,又有时代的后续。

商业贸易是人类相互交往中极为密切、极为深刻也极为有趣的一种交往。身居产品上下游,购买者对销售者有时抱有感恩之情,有时也不乏腹诽之意。在这种交往中,由于事关切身利益,双方就像彼此的镜子,能照出对方不易自察的个性、脾气、毛病、缺陷,有时候,这种映照是放大的。对于原文中所涉及的有关于中国人的这一类描述,译者原样转译、不假修饰。我想,写作者禀着原本的情绪去写,中国读者带着平和的心情去看,自会明白其究竟,借此看清楚彼此,或恍然有悟,抑或付之于一笑。

 


第八名

编号:GDZPS7371

书名:《养心茶道》(“茶文化专业”系列教材)

版别: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作者:钟志贤 邱娟主编

书号:ISBN 978-7-304-06990-2

定价:68.00

出版日期:201712

内容简介

茶文化作为祖国古老文化的传承,在我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欢迎。面对越来越多的茶文化从业者,如何提高其素质,更好地推动中国茶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已经成为茶学界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茶文化学作为中国茶学的分支学科,已得到广泛认同。本系列丛书涵盖中国茶文化学的基本架构,对广大茶文化从业者以及爱好茶学之人能起到基本的文化普及和推广作用。

 


第九名

编号:GDZPS4772

书名:《古代茶诗名篇五百首》(中国古典情趣诗词系列)

版别:湖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高泽雄 黎安国 刘定乡编

书号:ISBN 978-7-216-07907-5

定价:42.00

出版日期:201404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茶诗(词、曲)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书从中国古代的名家茶诗中,精选五百余首,对于各位作者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诗歌也进行了解析,帮助读者对历代名家茶诗进行鉴赏。

 


第十名

编号:GDZPS4128

书名:《茶圣陆羽的故事:彩绘本》(中国儿童文学故事精选)

版别: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崔晓黎编著  张咏梅陈熙绘

书号:ISBN 978-7-5348-3851-4

定价:18.00

出版日期:201301

内容简介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时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喜欢神话、传说故事吗?这套《彩绘本中国儿童文学故事精选》满足你的需求! 这本《茶圣陆羽的故事》(作者崔晓黎)是该系列中的一册,讲述了陆羽的故事。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中国区22个茶文化产品销售点的销售量

茶书网中国区总部: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联络处: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客服:010-63433810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