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销售排行>详细信息

2022年5月1日至31日茶书销售排行榜


第一名

编号:GDZPS2820

书名:《中国茶艺学》(中国茶文化学教程丛书)

版别: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文华主编

书号:ISBN 9787539251752

定价:12.00

出版日期:200910

内容简介

这本《中国茶艺学》由陈文华主编,要研究中国茶文化就得从中国茶艺入手,搞清中国茶艺的发展脉络也就大体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本书共分为六章,内容包括:茶艺历史、茶艺分类、茶艺要素、茶艺美学、茶艺表演等。

 

第二名

编号:GDZPS9729

书名:《白茶百问》

版别:中国地图出版社

作者:陈兴华主编

书号:ISBN 9787520425124

定价:56.00

出版日期:202111

内容简介

白茶是我国六大基本茶类之一,特征鲜明、历史悠久,素为茶中珍品。近年来,随着国内民众健康消费意识的快速提升,白茶因独特的健康营养价值以及可陈放的特点而备受青睐,白茶市场也在短短十余年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众对于白茶的知识,还是知之甚少。本书从普及白茶知识的角度,介绍了白茶的基本知识——白茶的起源、品种、种植区域、制作工艺、品饮技巧、文化背景及市场现状等,对于读者认识和了解白茶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陈兴华,福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福鼎市茶业协会党支部书记,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曾获宁德“弱鸟先飞、滴水穿石”30年突出贡献人物奖,在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国际文化研究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杰出中华茶人”活动中被评为“杰出中华茶人”。

 

第三名

编号:GDZPS5540

书名:《大唐茶诗》

版别: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王龙 丁文编著

书号:ISBN 9787503465482

定价:88.00

出版日期:201507

内容简介

    大唐茶诗融汇了儒、道、释三教文化,对中国茶道“形而上”主体有鲜明的表述。全书录唐代茶诗(含赋和联句)610余首,涉及诗人145位。诗体有古体、律诗、绝句,题材广泛,包括咏名泉、咏采茶、咏造茶、咏煮茶、咏名茶、咏茶具、咏茶礼、咏茶功,咏茶会……凡茶事诸方面无不涉及。全书共计30余万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鼎力出版。

    茶人王龙,号西蜀茶农,茶祖故乡雅安人氏,《茶风雅颂》杂志主编,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华夏茶书院首席导师,成都市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担任多家企业文化顾问,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外茶事活动,进行茶文化学术交流,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大等多所高等学府讲茶文化,并在多个城市举办茶文化专题讲座,在全国多次担任名茶评比专家评委,策划举办多场茶事活动。

    他,敬畏自然,醉心于茶,多年来,在茶文化的探寻之路上,成为一个虔诚的行者,跋山涉水,遍访茶山;行万里路,以茶会友。

    他,致力于茶文化传播,《茶风雅颂》杂志创刊者兼主编,历数年时光,梳整《大唐茶诗》,曾创办《茶商与茶客》、《茶界》、《茶尚》等刊物,并编辑出版《川藏茶马古道论坛论文集》、《成都茶馆物语》、《四川茶馆》等书籍;

    他是茶人,从茶的生长、采摘、加工、存储、冲泡到品饮,无不细微的去探索,去感悟,手制出了蒙顶甘露、花茶、橄榄碳焙铁观音、红茶、生普、熟普、百年老枞水仙等茶品。

    他是藏家,纳古今茶器,藏千年文化,收藏了上千件茶器,从古茶器中去挖掘探索古人饮茶之法,品饮之道。

丁文,本名阙庭恕,男,属龙,1940年11月22日出生于陕西省紫阳县。供职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第一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国新故事家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陕西省茶叶协会专家组成员,担任安康地区作协和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职务。 “不惑之年”后共发表作品650多万字,包括小说、故事、戏曲、散文及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出版的各类专著有:《中国茶道》、《大唐茶文化》、《茶乘》、《紫阳问茶》、《陆羽大传》、《茶魂》;《笑看人生》、《丁文精短作品选》、《夜半不速客》、《写作手册》;《安康艺文大观》、《安康造型艺术》、《安康文学史话》、《激战牛蹄岭》、《安康传奇》等15部,重头作品另有《安康县志•人物篇•艺文篇》、《神医华佗》等。

 

第四名

编号:GDZPS7038

书名:《云南茶叶系统生态学》

版别:云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张顺高 梁凤铭编著

书号:ISBN 9787558704659

定价:128.00

出版日期:201706

内容简介

由张顺高、梁凤铭编著的《云南茶叶系统生态学》共分四篇、三十一章。第一篇是绪论,用三章阐述了生态学概念及其地位。第二篇共八章,系统论述了云南茶区的生态环境。第三篇下分七章,介绍了茶树起源到茶叶丰产采摘各过程的生态关系。第四篇是茶叶后生态学,共十二章,这是作者独树一帜的见解。他把芽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后的加工过程、消费过程、茶文化等等,总称为“后生态学”过程,或者说是茶叶的死态过程。

此书是张顺高、梁凤铭两位茶界专家几十年从事茶叶研究的成果专著。此书从生态学的视角对云南的茶叶进探索和研究。共分四篇三十一章,完整地叙述或介绍了茶叶从起源到栽培的生态过程  张顺高,男,土家族,湖北五峰人,193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研究员,是少数民族出身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茶人。1952年读五峰初中时,任五峰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委,1960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历任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党总支书记、顾问,中国援马里茶场专家组栽培组长,中国援上沃尔特茶树试种专家组组长(援外共十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经济植物室主任。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总园艺师。《云南茶叶》主编,云南省茶叶学会1981-1997年副理事长。2002年创办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任理事长,创办《民族茶文化》会刊任主编十年。是中共勐海县四大、中共西双版纳州一大代表,中共西双版纳州1980年党员代表会议和中共云南省1980年党员代表会议代表、十二大代表候选人以及县、州政协委员,州科协委员、农科院学术委员等。

  1961年考察发现巴达大茶树;用生态学方法测算了千家寨茶王树龄;主持了大叶茶速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茶树太阳光谱考察、云南茶叶综示区、勐海国家星火计划等大型项目,设计与指导了江城牛洛河万亩生态茶园建设。在理论上,提出了茶树速成高产的基本理论,创新栽培学“生态茶园”理论框架,提出了茶文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和茶文化是茶叶生产力理论。

  1973年获马里共和国国勋;1983年获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在京受到中央领导接见和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国家民委联颁嘉奖;与陈清华主持的云南大叶茶速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科技成果证书,科研获多项省、地级奖: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第二届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茶马”奖,2010年获“觉农勋章”奖,老茶人贡献奖2015年获普洱茶终身贡献奖。文章《中国茶叶战略转移的思考》预测了云茶的大发展,《茶文化场论》理论新颖独到,《新世纪中国文化走向的思考》被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社等28个单位编人《三个代表的理论与实践》等共20多种大型文库、文献,《云南茶文化建设构想》被编人中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精选,《走向未来启示录》《国家昌盛是发展茶叶的zui大机遇》被收入《中国改革回顾与展望理论文献》。主编《马里共和国法拉果茶叶农场技术规范》《西双版纳州文史资料第四集茶叶专集》《云南茶园建设技术规范》《普洱茶保健功效揭秘》《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红土高原铺绿金——云茶60年巡礼》《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茶文化研究》,及参编于光远主持的《西双版纳国土经济学研究》等。专著《普洱茶道论》,与梁凤铭合著《茶海之梦•足痕心迹——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等。

  梁凤铭,女,汉族,1937年10月生,广西苍梧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分配到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事茶树栽培、制茶、生化、土壤农化研究,1990年调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历任茶科所生理生态室主任、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土壤农化负责人。曾任云南省茶叶学会理事,云南生态经济学会理事,西双版纳州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云南省老科协茶业分会副秘书长、《民族茶文化》编委。

  1969年任西双版纳州妇联委员,中共西双版纳州二大代表。勐海国家星火计划栽培组长。昆明军区勐海茶场技术组长,1965年成功地组织实施勐海县委南朗河丰产样板茶园建设,并创造了肥土回沟法,对全省产生了重大示范推广作用。参加了大叶茶速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获部奖;参加综合丰产试验获院奖;提高云南红碎茶品质研究,任副组长,成果获省奖;参加云南省茶叶综示区工作,获先进工作者称号;主持云南典型茶区土壤调查,参加茶树太阳光谱考察,积累了全省茶区特别是澜沧江流域茶区的土壤生态资料,为优质茶区划提供了依据,筛选出八种绿肥在全省推广,参加勐海国家星火计划,在流沙河两岸发展新茶园8千多亩,该项目获国家星火银奖。昆明军区勐海茶场技术总负责,建立茶园3千多亩,为我军zui大茶叶生产基地。1987年参加江城牛洛河万亩生态茶园的考察、规划设计与建设指导。1995年研制香荚兰酒获国家发明专利。曾获省茶科所“三八红旗手”、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先进工作者”、云南生态经济学会“积极分子”“云南省老科协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等称号。2010年获“觉农勋章”奖、“老茶人贡献”奖。

  退休以后。孜孜不倦地从事茶文化活动,是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的发起创办人之一。参编的有《云南茶叶生产技术手册》《云南茶园建设技术规范》《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等。

与张顺高合著《茶海之梦•足痕心迹——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然后又从加工到消费及对人体健康、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社会生态文化的影响。

 

第五名

编号:GDZPS8193

书名:《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版别:中国工商出版社

作者:马士成 杨麦著 《广西地理标志产品》丛书编委会编

书号:ISBN 9787520900447

定价:38.00

出版日期:201907

内容简介

本书对六堡茶的养生保健功效进行了系统化的科学论述,是目前首部针对六堡茶养生保健功效研究的专著。既填补了该研究领域专业书籍的出版空白,更是对六堡茶养生保健功效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六堡茶的养生保健功效。该书分为五个章节,从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药学两个方面,分别对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六堡茶养生保健功效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论述。同时,还从茶叶生物化学的角度,分别对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六堡茶的内含物质构成及转化、茶叶香气类型、品质成分鉴定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整理解构。还收录了关于六堡茶养生保健的传统古方和膳食菜单,是对现代医药学体系下六堡茶保健功效分析的有益补充,体现了“药食同源”传统理念的有机融合。此书由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梧州日报社、西江都市报编辑杨麦,历经两年的时间撰写和修订而成。

 

第六名

编号:GDZPS7200

书名:《茶师》

版别: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韩义海编著

书号:ISBN 9787206144899

定价:88.00

出版日期:201710

内容简介

    茶师,是茶教师、茶艺师、评茶师、制茶师、茶道师、品茶师、配茶师、茶修等称呼的统称或简称。是以茶为师,或追求人茶和一,茶禅一味境界的技术拥有者、专职从业者,借由茶来传播知识学问的人。讲干货、说人话、不墨迹。 内容涉及:茶科学、茶哲学、茶美学、茶金融、茶教学、茶疗、花道、香道、陶艺、书画、文玩、民乐、历史、中医、宗教、玄学、艺术鉴赏、园林景观、三观处事。 适合各类茶企、茶校、文化学校、国学课堂、高端服务场所培训使用。

韩义海,学者、国家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教官,茶艺师、评茶师、食品检验员)。《义海说茶》作者。长期致力于茶学研修,茶文化推广及茶艺教师、茶艺师、评茶师培训工作。已有数百名学生分布于全国各地、指导参与数千家茶店、茶楼、茶会所的筹备经营。举办各类茶道推广现场活动近百声。应邀为多所大学茶道授课,自08年起发布茶学、茶道知识视频数百个、现场及网络传播人数达数百万人次,是将茶道与国家雅艺相融合的践行者、推广者。

 

第七名

编号:GDZPS3451

书名:《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职业技能培训丛书)

版别: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唐学文主编 洪祥宝 江万绪副主编 戚国伟 陈凤仙主审 浙江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组织编写

书号:ISBN 9787534141713

定价:26.00

出版日期:201108

内容简介

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现已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加强培养传统手工炒茶技艺人才,实施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规范管理,浙江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和杭州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组织相关专家把近年来培训的内容整理编辑成你手上的这本《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本书共分五个单元,主要介绍了西湖龙井茶的品种和栽培,西湖龙井茶的采摘,西湖龙井茶的炒制,西湖龙井茶的感官审评等内容。

本书既可作为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师和高级技工的培训教材,又是人们了解西湖龙井茶的一本好读物,期望能为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的传承发挥作用。

唐学文:1938年生,高级农艺师,农校茶叶专科毕业后就长期在西湖龙井茶乡、西湖区农业局茶叶科从事西湖龙井茶名茶基地建设、生产、管理以及龙井茶手工炒制等技术研究、推广工作。科研成果丰硕,获浙江省、杭州市丰收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多项。个人获浙江省、杭州市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和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戚国伟:1947年生,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杭州西湖龙井茶商会会长、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传承人。1989年,他炒制的西湖龙井茶,被浙江省农业厅认定为特级龙井茶标准样品,并被专家认定为西湖龙井的正宗炒法;2010年被推荐为“新中国60年茶事功勋人物”。

 

第八名

编号:GDZPS10011

书名:《日本茶道一千年》

版别:文化发展出版社

作者:周朝晖著

书号:ISBN 9787514232561

定价:59.80

出版日期:202204

内容简介

“和敬清寂”的茶道哲学理念是四百多年前日本茶道先哲千利休所创立和倡导的,至今仍为日本茶道界的精神指针。它代表了一种生命美学,是对“不完美的”,“残缺的”凡俗庸碌的日常人生的超越和升华。 认识日本茶道,体会日本茶道中的佛法禅意,从文化的层面理解日本,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在日本,饮茶既是一种日常生活,更是一场审美体验,一种心灵的试炼与修行。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唐宋时期的寺庙禅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奈良、平安时代,茶叶经由遣唐使和留学僧传入日本,有宋一代,高度美学化的饮茶风习再由渡宋僧带回日本并被全面吸收改造,成为一种超越茶的植物学、农艺学、饮食学领域,进入一种形而上的“道”的层面,不仅是一种追求“和敬清寂”的灵修仪典,也是一门融建筑、造园、书画、插花、饮馔、陶艺、插花为一炉,融日常生活与审美体验为一体的艺术宗教——日本茶道。

茶道是最具日本风情的文化符号,也是日本的国粹之一。一千多年以来,没有一种外来文化能像茶一样全方位影响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茶道是一大综合艺术,也是理解日本文化的最佳切入口。本书从中国茶东传日本的平安时代(794—1192)到日本茶道走向世界的明治时代(1868—1912)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它的发展和嬗变进行追根溯源的求索,从大都僧永忠、嵯峨天皇、荣西明庵、一休宗纯、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千利休、古田织部、小堀远州、片桐石州、千宗旦、隐元、卖茶翁、井伊直弼、山中箺篁,一直到冈仓天心,作者将这一个个日本茶道史上的艺术天才群像,从生平事迹到美学创造,一一展示于笔端。作者虽无意写作学术意义上的茶道文化,但一部有型有款,有历史真实和丰富细节的日本茶道文化发展史跃然纸上。

周朝晖,字号茶名宗周,福建厦门人。自由撰稿人,曾一度游学日本。归国迄今为《读书》《书屋》《书城》《寻根》,以及澎湃新闻等多家书评期刊和新媒体撰写文化随笔,著有《摆渡人:塑造日本文化的24人》《日本,一种纸上的风景》《日本茶道一千年》等。

 

第九名

编号:GDZPS8589

书名:《潮汕工夫茶源流考》

版别: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楚生著

书号:ISBN 9787562360926

定价:100.00

出版日期:202002

内容简介

    本书以工夫茶为主题,阐述了潮汕工夫茶的发展历程,内容涵盖工夫茶的文化历史、表现形式、思想体系、潮商文化、现代属性等方面,时间横跨千年,旨在展现工夫茶文化的动态流变以及潮汕文化发展演变和社会转型的内在脉络,为传承茶文化提供助力,为茶文化产业未来走向提供经验和借鉴。

    书中所言形成体系的工夫茶文章,在民俗学、潮学、茶学、区域历史等领域之间游刃有余,对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话题进行了无拘无束的思考和深入浅出的表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 陈宗懋

    林楚生先生以自身的厚实工夫对潮汕工夫茶的源流考,实在是一门工夫的工夫,难能可贵。特别是他的思辨、求索精深独到,对一些人们从未仔细想过的问题予以辨析解答,对一些人们已经默认的答案提出质疑求证。阅读这本书,是一段引起读者对潮汕文化和潮汕工夫茶深度体验的精彩旅程,为读者提供了探究粤东民俗的机会。

           —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周国富

    林楚生先生的《潮汕工夫茶源流考》,系统阐述了潮汕工夫茶的起源、表现形式、现代属性与思想体系,剖析了潮汕工夫茶在潮汕文化中形成的作用。该书具有明晰、鲜活、睿智的特点,历史性、文化性、实用性兼备,是广东茶文化体系中不可多得的力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仲华

 

第十名

编号:GDZPS5363

书名:《思辨六堡茶》

版别:广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李贤武编著

书号:ISBN 978-7-5494-0140-6

定价:38.00

出版日期:201012

内容简介

    《思辨六堡茶》是梧州六堡茶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出品的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六堡茶的专著。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公开发行。

该书集茶文化、管理学、营销学为一体,融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身,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不可多得的六堡茶专著。

    本书有三大看点:一、结合《中国茶事大典》、《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名茶志》、《中国茶经》等经典书籍,对何谓“六堡茶”重新做出兼顾现状和历史的定义:“六堡茶,因起源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而得名,后泛指在广西适宜加工的特定区域内,选用适制茶树( Camellia sinensis L.O.Kunts)的芽叶和嫩茎为原料,采用六堡茶传统初制工艺、六堡茶精制工艺加工制成,具有“六堡香”及红、浓、陈、醇等品质特征的黑茶。”二、引用大量的史实,通过严谨的推理,得出了六堡茶有史可查的历史为1800多年。三、首次提出将龙母文化融入六堡茶文化之中,并首创了其他地方不可复制的六堡茶茶艺。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采用了与以往与六堡茶文集方面的书籍不同的写法,开篇便以“念奴娇”这一词牌,用一首词全面介绍了六堡茶的出处、特点和历史:西江东去,浪淘尽,多少疑团迷雾。古郡苍梧,人道是,六堡名茶出处。红浓陈醇,香味奇特,惊为天上物。如此佳木,世间有谁能识。遥想桐君当年,巨著初就了,不忘瓜芦。茶山御使,陆鸿渐,茶经亦有记述。及至清朝,名声终鹊起,南洋远渡。今重得誉,引来茶君无数。

    在文中介绍到六堡茶的历史和特点时,作者在采用了大量的史实和科研成果,有理有据进行论述的同时,还时不时在恰当的时候幽默一把,严肃而不呆板,诙谐而不失庄重。诸如“拍砖?拍砖你用豆腐砖”、“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我这心碎的,捧出来就跟饺子馅似的”、“如果我们真的重视六堡茶产业,就行动起来吧,不要让关心六堡茶产业的热心人等得都关上了心”等等。这种独树一帜,白话正说,该严肃时严肃,该诙谐时诙谐的写法,使得本书不但具有很强学术性,且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当说到茶文化时,书中引用了大量不可多见的有关古诗,在六堡茶茶艺一节,更是针对十八道工序,创造了十八首古诗文体,朗朗上口地介绍了六堡茶以及每道工序的寓意,值得茶艺爱好者收藏。如:檀香袅袅钟鼓鸣,燃点活火煮甘霖;柔荑玉手扰清梦,醒却陈茶备烹茗。饱含沧桑成名茶,红浓陈醇味极佳;三分到嘴烦疾除,七分落肚醉陶家。潜龙静虚通玄境,为悟古韵且含英;陈香过后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在谈到六堡茶的出路时,本书以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刘欢同志一句歌词——“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形象地将六堡茶的重点市场点了出来。在谈到六堡茶行业管理和营销时,更将儒家管理学融了进来,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等,画龙点睛地将管理和营销的精粹点了出来,并在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儒家北辰管理模式和品牌建设系统,值得管理者和营销人员一读。

本书还是一本六堡茶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在书中,不但介绍了有关六堡茶专家对品鉴、收藏六堡茶的心得,还介绍茶具的鉴赏和搭配,值得入门者和好茶者借鉴。可以说,此书将是六堡茶业界一本不可多得的黄卷。

李贤武,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文学士,资深新闻工作者、营销策划工作者、广西六堡茶种质创新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关六堡茶感官审评与鉴定专家库专家,在区内外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100多篇首。从事六堡茶行业近20年,对六堡茶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多次在北京、山东、上海举办六堡茶文化讲座。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所属机构销售量

中国区工作站: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工作站: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F3-19号(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客服:010-63433810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