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销售排行>详细信息

2013年02月1日至28日茶文化产品销售排行榜

第一名

编号:GDZPS0113

书名:《茶经述评》(第二版)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109–09626–2

作者:吴觉农主编

定价:28.00

出版日期:200503

内容简介

    《茶经述评》:吴觉农先生主编的《茶经述评》被人们誉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其中的内容包含了吴觉农先生深厚的茶叶实践经验和理论沉淀。此部茶学力作在上海茶叶协会的支持下再版,在继承陆羽《茶经》精髓的基础上,在阐述茶的起源文化同时,更注重鲜叶品质的鉴别方法、茶的烤煮、茶具的选用等实际学问,成为业内人士和爱茶一族的鉴赏佳品。

这本书从1979年开始撰写,由于出现了一些曲折,因而花费了较预想为多的时间。最初,因为《茶经》原文较为古涩,于是用了较多的时间来对照它的版本,研究它的文字,这样,当时所写出的内容,就较侧重于《茶经》的注释,后业才陆续加入了一些新的评述的内容,搞出了第一稿。但这一稿的内容,有的已超越了评述的范围,所以,又加以精简,把述评突出出来,写成第二稿。最后,再加以修改补充,这便是现在出版的第三稿。同时,在第三稿修改过程中,又不时发现新问题需予解决。

这本书的撰写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大都是作者提出个人的看法,委托几位老友执笔。第一阶段的执笔人是张堂恒同志,他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简要的《茶经》的译文和注释,另邓乃朋同志,也在《茶经》的译文和注释方面提供了不少意见;第二阶段先由钱梁、君鹏两位同志执笔,他们所完成的是内容比较广泛的第一稿,嗣由陈舜年同志执笔,主要是删繁就简,完成了第二稿;第三阶段亦即第三稿定稿阶段的执笔人是冯金炜、恽霞表两位同志,特别是冯金炜同志对最后定稿的撰写和补充工作出力较多。

   吴觉农(1897—1989)是中国当代茶业复兴、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生前曾任中央农业部首任副部长兼任中国茶业公司经理;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及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等。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成就是多方面的。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即投身振兴农业和茶叶事业,奋斗70余年,是我国新兴茶叶试验场、研究所、商品检验、机械制茶、高等院校茶专业教育和茶叶自主出口贸易等各个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即创办中茶公司,成为第一家国营专业公司,并擘划了全面发展中国茶业的蓝图。

    他一生著作甚丰,早年所写《中国农民问题》一文,被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选为参考教材,有关茶叶的著作主要有“赴海外考察报告”、《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国茶业问题》、《吴觉农选集》,译著《茶叶全书》等。晚年主编《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茶经述评》,尤其后者是他的一部力作,被认为是茶学里程碑。

 


第二名

编号:GDZPS3181

书名:《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

版别: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陈宗懋 杨亚军主编

书号:ISBN 978-7-80740-664-8/S•69

定价:168.00

出版日期:201110

内容简介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茶学百科全书,首版至今,累计印数超过100,000册。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国家农业部茶产业首席科学家杨亚军领衔集全国数十位茶学专家权威进行全面修订,历史三年,修订篇幅超过40%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更权威!

    《中国茶经》是茶叶领域总结前人成果和近代茶科学、茶文化学研究进展的一部专著。自1992年问世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推崇。由于该书涵盖了茶的起源、茶性、茶类、茶技等茶学的多个领域,同时也包括了茶史、茶饮、茶诗、茶画、茶歌、茶舞、茶事典故等茶文化学的多项内容;它既属自然科学,又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同时在编写方法上采用既有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也重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因而实用价值较高,它不仅适于茶叶专业人员阅读,对历史文化工作和研究者也有参考价值。至今《中国茶经》已续印二十多次,发行近十万册,读者面之广为茶叶专业书籍中所鲜见。为此,《中国茶经》在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上海市和浙江省的诸多奖项。

    尽管《中国茶经》获得诸多的荣誉和奖励,但毕竟已出版了近20个年头。现代茶叶科技高速发展,新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茶叶新产品日新月异,原版《中国茶经》亟待增补新内容。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上海文化出版社经过共同努力,对1992年版《中国茶经》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

    新版重点充实了茶叶新产品,无公害有机茶的栽培、设施农业和茶叶质量安全与检测;强化了茶文化内容,增补了茶叶经济篇;并对茶史、茶具等有关章节作了更正和调整,使内容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由于内容的扩充,全书字数增加了30%以上。希望通过再版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并对我国茶产业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现在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使用的栽培管理方法,采取的茶叶制作技术,甚至茶叶的品饮习俗等等,莫不源于我国。我国作为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的先人还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当推唐代陆羽的《茶经》,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轶闻逸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乃至世界的茶业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近40年来,我国的茶业茶学,都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茶叶品类之多,采制之精,生产、管理以及茶的利用开发之科学,还是茶文化内容之丰富,都是前人所无法比拟的。凡此种种,都需要科学的总结,需要这些上升到理论的总结反过来给实践以指导,从而推动茶业茶学的进一步发展。近40年来,虽然也有大批茶学著作和论文问世,但大多只涉及茶学的某一个方面和领域,很需要有一本全面的、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反映当代我国茶业茶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大型茶学专著。

    为此,上海文化出版社于1989年筹备出版《中国茶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同年成立了“中国茶经编辑委员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陈宗懋教授任主编,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程启坤教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俞永明教授,上海文化出版社文化生活读物编辑室主任王存礼副编审任副主编,组织了全国茶学界、医学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50余人撰稿,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研究有成,为使本书体现当代我国茶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提供了保证。书稿于1990年底分别撰写完成,1991年初进入编辑工作阶段,至出版历时三年。

    本书分茶史篇、茶性篇、茶类篇、茶技篇、饮茶篇、茶文化篇及附录七部分,涉及茶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入、观点之鲜明,都是目前所仅见的,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茶叶百科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茶叶界以及其他各界许多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在本书出版之际,谨致以衷心的感谢。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各界朋友批评指正。

    陈宗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杨亚军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第三名

编号:GDZPS1920

书名:《茶之书》

版别:山东画报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474–0091–3

作者:[日]冈仓天心著  谷意译

定价:15.00

出版日期:201006

内容简介

冈仓天心在20世纪初旅英美期间,意识到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荒谬的想法及误解,因此相继用英文写下《东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l903)、《日本的觉醒》(The Awaking of Japan,1904)、《茶之书》(The Bookof Tea,1906),并称为冈仓天心的“英文三部曲”,前一部刊行于伦敦,后两部刊行于纽约。

三部作品中,《茶之书》的影响晟大,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多种译本,并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该书在为冈仓天心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谱写了一曲意味深远的以“茶道”为主题的“高山流水”。

     “茶道”为日本传统美学之精髓,作者文笔清雅隽永,蕴藏文人气息,带领读者一窥日本古典美学的世界。

《茶之书》能引发中国读者思考的地方应不只这些……我们可以欣赏日本茶道的美,我们可以共同品味艺术殿堂里的人类思想与艺术的精华,然而,当冈仓天心满怀深情地守护“大和之心”时,难道我们不也应当好好守护我们的“中华之心”?

                           ——“冈仓天心研究”著名专家、学者蔡春华

冈仓天心的《茶之书》,把世俗形下的饮馔之事,提升到空灵美妙的哲学高度,甚至视为安身立命的终极信仰。

——台湾作家 蔡珠儿

《茶之书》,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书,能让日本人以及东方人认识自己的文化。

——日本文化观察家李长声

 


第四名

编号:GDZPS1754

书名:《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修订版)

版别:云南美术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80695–661–8

作者:詹英佩著

定价:75.00

出版日期:201202

内容简介

    本书精确地绘出了古六大茶山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分布图,是一本学风严谨的科学著作。本书对研究普洱茶古茶山历史,弘扬普洱茶文化,振兴古茶山茶产业,具有重大的科学文化价值。

  詹英佩,一个貌似柔弱的昆明女子,1986年毕业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现为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记者,云南省茶业协会、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

  清瘦中透着钢毅,目光坚定而执着,语速稍快但清晰有力,不时有力地挥舞着的手,就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弱女子,凭着自己对故土的热爱,对普洱茶和古茶山人民的热爱,自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云南普洱茶历史、古茶山历史和茶马古道的研究和考察。

  古六大茶山在历史上曾是普洱茶的主产区和贡茶的采办地,书写过普洱茶最为辉煌的历史,因抗战爆发辉煌了几百年的六大茶山茶业衰退,许多重要的史料和史实被掩藏在深山中。为了收集、整理、发掘古六大茶山的历史、文化,寻找明、清时期的古茶园、古村落、古茶庄。詹英佩五年来先后11次走访古茶山,在高山密林中只身徒步行程千余公里,寻访过50多个村寨、100多位老人,拍摄了2000多张六大茶山古茶庄,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留存情况和知情人的照片。为了寻找古茶庄后裔,还赴石屏、元江、江川、思茅、勐海、勐腊等地寻访他们的后人。

  为了考证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她自费去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看贡茶实物,还去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史料。

  为了宣传古六大茶山,几年来在八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20多篇近5万字的文章介绍古六大茶山的历 史与现状,向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呼吁关注六大茶山的历史、文化和古茶园的抢救和开发,并为六大茶山的茶农增收做过大量牵线、搭桥、产品促推工作。

  2003年以前,当古六大茶山的茶叶还处于难销状况时,她为茶山的茶农做过大量牵线搭桥的产品促推工作,帮助不少茶农走上富裕之路。

  2005年初为了配合中国云南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她依据自己多年考察的实况,绘制出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示意图,将古六大茶山、古茶园、茶马古道、老茶庄及文物古迹分布情况在图上做了详细介绍,此图在报纸上刊登、在网上公布后,倍受好评,引起中外人士对古六大茶山各方面情况的关注,为宣传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推动古茶山的旅游起了极大作用。

  2005年3月为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了近百幅介绍古茶山历史文化的照片作展览,使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更深刻地了解到云南的茶历史茶文化。

2005年4月在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上获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提名奖。

  为了支持普洱茶的宣传活动,2005年8月随首届驮茶进京的大马帮行走了12天,翻越了秦岭,向川陕人民宣传介绍普洱茶。

  这样一个弱女子,对普洱茶古茶山文化的研究发掘是如此的深入细微,不仅自费考察、收集史料,绘制古茶山地图,捐出百幅珍贵照片,还最终完成了订正普洱茶古茶山、古茶庄史实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

  詹英佩曾自豪地这样说,“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说起普洱茶,人们便会说到云南,普洱茶让我云南人脸上有光。作为云南人的我,钟爱着普洱茶,情系普洱茶,我用了五年的时间,10多次走进普洱茶的故乡——古六大茶山,我用双脚去丈量这块土地,用心去感受这块土地,为的就是能为介绍普洱茶、宣传普洱茶做点事、尽点力;同时也为普洱茶的奠基人、开拓者们留点文字,前者是我的荣幸,后者是我的心愿。”

《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现已出版发行,是一本朴实无华的好书。

 


第五名

编号:GDZPS1955

书名:《普洱茶营销》(云南茶文化丛书)

版别:云南美术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80695–900–8

作者:吴疆著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1003

内容简介

     2008年中国茶叶总产量达到了124万吨,从云南茶叶总产量分析,结合普洱茶如今的知名度上来看,普洱茶在其中占有10%的市场份额一点也不过分。只要普洱茶占据了10%的市场份额,加上云南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云茶产业就会持续健康地发展。普洱茶有着独一无二的后发酵的天然优势。云南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茶树资源、独特的茶叶品质,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种天然的、绿色环保的保健品要大行其道,是必然趋势。

    本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许多普洱茶事实。普洱茶企业普遍没有建设营销体系的意识,不要说中小企业,就连行业的大型企业也无外如此,多数企业认为在批发市场设点销售就是营销体系的建设。

 


第六名

编号:GDZPS3952

书名:《读壶小品》(生活美学小品系列)

版别:中国财富出版社

作者:胡付照著

书号:ISBN 978-7-5047-4215-5

定价:49.80

出版日期:201212

内容简介

    《读壶小品》记载了一名爱茶者同时也是高校茶文化教学者多年来在从事茶与紫砂文化教学研究中的系列成果。以“阳羡问壶”、“读壶游美”、“读壶琐语”三篇为要,围绕紫砂壶美学,从理论和实践上综合论述了紫砂的文化内涵及其壶艺的美学特征。作者选取六十余件紫砂壶艺作品精心解读,较为系统地引导读者走近紫砂艺术,发现紫砂壶艺之美,感悟紫砂艺术魅力。本书与《用心吃茶》(胡付照著,2009)、《正心艺茶》(胡付照著,2012)、《紫砂传奇》(朱郁华著,2012)、《习茶概要》(胡付照著,即将出版)为系列生活美学专题丛书,敬请读者关注。

    作者在多年研究茶文化、紫砂文化过程中,勤奋耕耘,创作颇丰。本书是从他所喜爱的紫砂陶艺作品中精选数十尊紫砂壶及其陶器,以恭敬虔诚之心品读佳壶,读壶理论与实践兼具,重点关注当代壶艺作品,清新质朴的读壶美文,带给读者以审美的愉悦。静心展卷,一壶清茗,于灯下细品,茶香壶韵,抚慰人心。这是一部具有新意的探索紫砂艺术的壶艺美学之著。

    胡付照安徽省怀远县龙亢人,工学硕士。现任教于江南大学商学院,兼任江南大学食品文化研究所、无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茶叶学会会员。研究兴趣涉及食品文化、旅游文化与规划、营销策划及企业管理文化等。已出版食品文化著作《茶叶商品与文化》、《用心吃茶》、《紫砂茗壶文化价值研究》、《正心艺茶》和《壶里乾坤-紫砂壶艺术探赜》等五部,参编饮食文化、企业管理著作多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课题30多项。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学术及教学成果奖多项,多次荣获校教研成果奖、校优秀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2011年被评为江南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江南大学第八届“我最喜爱的老师”。多年来坚持在高校中弘扬中华茶文化、紫砂文化,积极从事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在和茶、壶的日日交流中,以“日日能证得一杯茶的真味”为理想,快乐从教,静心科研,不倦探索,做好园丁。

 


第七名

编号:GDZPS2806

书名:《生活茶艺》

版别:金盾出版社

书号:ISBN 7–5082–1329–7

作者:童启庆 寿英姿编著

定价:15.00

出版日期:200806

内容提要

本书是由浙江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著名茶文化活动家童启庆教授携同寿英姿女士共同编著的。首先介绍怎样做网络时代时尚茶人;其次介绍茶艺基本知识,包括择茶(茶叶品种、选购与贮存)、选水(水质评价与水温控制)、配器(茶具分类与配置)、清供(茶肴、茶点)与神闲(习茶心态、习茶礼仪与手法)五大门类;接着介绍“四季茶韵”,包括不同季节、不同茶类的冲泡技艺,不同季节茶点、茶肴的制作,怎样举办小型茶会,茶与健康、健美,以及吃茶简史、中外茶俗、中国茶的对外传播与交流、中国茶业展望等。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是一本普及中国茶文化技艺的通俗读物。本书适合茶艺馆从业人员、茶叶生产营销人员、广大爱茶习茶者阅读,还可用于向世界各国来宾介绍中国茶文化。

 


第八名

编号:GDZPS0868

书名:《性保健药茶》(性保健丛书)

版别: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书号:ISBN 7–5390–2672–3/R•640

作者:黄庆武主编  李燕 高崇旺副主编

定价:12.00

出版日期:200505

内容简介

进入了21世纪的人类,不再像“伪先哲”们那样地虚伪对待自身的性健康与性爱了。睿智的人们已能坦然地去探索、讨论、追求自身的“性福”。

作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医学出版工作者,在如此大好形势下,有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有关的读物,为人类的“性福”服务。为此,我们约请国内一些性保健专家,共同编辑出版“性健康全书”准备出版《性保健食品》、《性保健药茶》、《性保健药膳》、《性保健中药》、《性保健古方选》、《性保健秘笈选注》、《性保健药酒》、《性心理保健》、《性行为保健》、《性保健夜话》等书,每本书约15万字。

这套丛书,将现代生物学、社会-心理-医学知识与中医补益学、中医房室养生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掘“宝藏”,提出新见解;根据人的不同体质,选用不同的性保健方法,将中医房室养生的精华通俗化,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性保健知识。

 


第九名

编号:GDZPS3892

书名:《中华茶文化》(“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文化常识系列)

版别:中华书局

作者:丁以寿 章传政编著  尚善源主编

书号:ISBN 978-7-101-08482-5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1211

内容简介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本书力图通过系统介绍泡茶、饮茶、玩茶、藏茶及有关茶的历史、种植、风俗、典故、艺术等文化方面的基本常识,对读者初入茶道、学习茶事、研习茶艺有所助益,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中国茶画卷,带领读者全面、生动地领略和透析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丁以寿,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硕士生导师,安徽省茶业学会副秘书长,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茶文化教学和研究,主编或独著《中国茶文化》、《中华茶道》、《中华茶艺》、《黄山毛峰》等,参编或合著《茶文化学》、《中华茶史》、《中国茶谱》、《茶席•茶会》等教材和著作7部,发表论文40多篇。

    主要承担本书(“茶之道”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除外)的编写工作并统稿。

    章传政,茶学博士、博士后,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茶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安徽省教育厅“安徽茶叶科技发展史及其学术评价”、省博士后科学基金“徽商经营茶叶模式及绩效研究”等课题,独著《轻松自制养生茶》,参编《中华茶道》、《中华茶史》、《世界茶文化》等教材和著作5部。

    主要承担本书“茶之道”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编写工作。

 


第十名

编号:GDZPS3460

书名:《茶学研究法》(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

版别: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叶乃兴主编

书号:ISBN 978-7-109-16021-7

定价:39.50

出版日期:201109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讲述茶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学习茶学科技项目申请、茶学试验设计、茶业经济调研、数据的整理与分析、科技论文撰写的重要课程。通过《茶学研究法》课程学习,可以了解茶学科技发展状况,初步具备茶学科研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法以及茶学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在茶学研究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适应现代茶学学科的发展。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中国区26个茶文化产品销售点的销售量

茶书网中国区总部: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联络处:北京西城区马连道14号大德盛茶城二楼(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客服:010-63433810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