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销售排行>详细信息

2012年5月1日至31日茶文化产品销售排行榜

 

第一名

编号:GDZPS1779

书名:《茶鉴:中国名茶品鉴和茶艺欣赏全书》(超值赠送八大名茶茶艺表演DVD光盘)

版别:化学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122–07421–8

作者:陈龙主编  汪清海 蓝彬副主编

定价:49.80

出版日期:201003

内容简介

展卷飘香,心生风雅;赏茶知味,品自清高。

 ——刘甲夫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想要了解,应该从认识和品鉴中国名茶入手。名茶,简而言之,就是知名的好茶,我国名茶品种丰富多彩,形状千姿百态。

名茶的形成,除了有历史的因素以外,还与其优良的茶树品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精湛的制茶工艺是分不开的。中国幅员辽阔,在汪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不同的环境影响,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没有被消费者认可的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茶。本书从认识茶树开始,逐步了解茶树生长环境、优良品种、产茶区域、制茶工艺,这些都是形成名茶的必要条件。

名茶不仅仅有优美的外形、光润色泽,更有其独特的内质特征,由此才会备受大家的赞誉。此外,在习茶的同时了解中国绚丽多姿的茶俗也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情。茶是最好的健康饮料之一,愿大家喝好茶。

本书是一部实用的中国名茶品鉴宝典和茶艺全程学习指南。600余幅精美图片,独特的图说方式,以图鉴茶,以文识茶。名茶图谱展示干茶、茶汤、叶底,帮您识别、鉴赏、选购中国名茶。涵盖了中国名茶的起源、文化、品类、特征、鉴别、赏析、茶艺、茶与健康等内容。

愿本书全程陪伴您的爱茶、习茶之旅。

陈龙,福建安溪人,高级评茶员,高级茶艺师。曾任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茶》制片人、《劳动午报•茶业品牌》副主编。现为感德真品茶业机构总策划、《茶书网》主笔、《劳动午报•北京茶周刊》采编、《中国法治杂志》记者、北京中华茶艺协会马连道联络处负责人。

学茶、悟茶从《茶鉴》开始……

                            中国爱心慈善家   孟传贵

茶树、茶区、茶谱、茶技、茶艺、茶用,尽在《茶鉴》。

                               安徽农业大学  丁以寿

不懂茶不要紧,《茶鉴》就是您的良师益友!

                                  茶文化专家   

《茶鉴》是茶产业从业者、茶文化爱好者必备的案头书,是考取评茶等级证书人员选修的好资料。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安明霞

目 录

上篇 基础知识

 第一章

  茶树:一方水土养一方名茶

  茶树类型

  生长环境

  茶树品种

  茶树的适应性

  茶树的适制性

 第二章

  中国茶区:名茶的故乡

  西南茶区

  华南茶区

  江南茶区

  江北茶区

 第三章

  制茶工艺:名茶是这样炼成的

  绿茶制作工艺

  乌龙茶制作工艺

  红茶制作工艺

  白茶制作工艺

  黄茶制作工艺

  黑茶制作工艺

  乌牛早

  松阳银猴

  武阳春雨

  泰顺云雾茶

  洞庭碧螺春

  南京雨花茶

  金坛雀舌

  南山寿眉

  溧阳白茶

  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

  涌溪火青

  休宁松萝茶

  老竹大方

  敬亭绿雪

  瑞草魁

  天柱剑毫

  黄山绿牡丹

  屯绿

  汀溪兰香

  岳西翠兰

  狗牯脑

  婺源茗眉

  婺源仙芝

  婺源云翠

  双井绿

  井冈翠绿

  小布岩茶

  浮瑶仙芝

  天华山银针

  资溪白茶

  天山绿茶

  安化松针

  安化银毫

  安化金币茶

  高桥银峰

  古丈毛尖

  恩施玉露

  峡州碧峰

  双桥毛尖

  龟山岩绿

  采花毛尖   

  五峰毛尖

  邓村绿茶

  信阳毛尖

中篇 基础知识

 第四章

  名茶品鉴 绿茶

  西湖龙井

  顾渚紫笋

  惠明茶

  平水珠茶

  径山茶

  天尊贡芽

  鸠坑毛尖

  安吉白茶

  安吉白片

  大佛龙井

  开化龙顶

  江山绿牡丹

  千岛玉叶

  千岛银针

下篇 名茶品鉴

 

第二名

编号:GDZPS2609

书名:《茶祖居住的地方——云南双江》

版别:云南科技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416–4140–4

作者:詹英佩著

定价:98.00

出版日期:201010

内容简介

本书共14万字,340多张图片。本书从地理与人文两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澜沧江流域古茶区双江(勐勐)近600年来茶叶发展的历史轨迹。

为写此书作者詹英佩女士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双江70多个古村寨进行了实地考察,行程近800公里。此书内容绝大部份为原创,资料齐全珍贵。

詹英佩女士从双江地理环境,茶树资源,民族迁徙等多方面条件因素出发,在书中以鲜明的观点提出,澜沧江流域的古濮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吃茶、种茶的族群,古濮人是茶祖,古濮人发现茶,吃茶的历史早于神农时代。

本书对勐库万亩古茶山形式的历史背景作了详细介绍,作者詹英佩女士依据实地考察的情况和各个民族迁入双江(勐勐)定居的时间,否定了以往各种茶书对勐库种茶始于1485年的说法,明确提出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冰岛人去外地引茶种的时间并不是勐库初始人工种茶的时间,在此之前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已经在勐库山区种茶。

本书从尊重历史出发,首次提出,勐勐土司罕氏对双江(勐勐)明清时期茶叶发展有重要贡献。清末民初双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彭锟对双江民国时期的茶业发展有不可忽抹的功绩。

八十年前在双江茶叶生意做得有影响的人物全部在本书中亮相,几十个鲜活的人物回放出双江茶叶往昔的兴盛。

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客观最详细介绍双江茶叶历史的书,通过本书,读者可看清双江(勐勐)茶叶六百多年来的历史脉络。

本书还对中外茶人进双江考察、旅游、看古茶山、购茶有参考指点作用,书中用了大量文字和图片详细地介绍了双江60多个古村寨目前保留下来的古茶园情况,并对进山看寨购茶的道路情况及路程公里有详细介绍。

 

第三名

编号:GDZPS1798

书名:《武夷问茶》(人文地理系列)

版别:化学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122–07529–1

作者:林自铃 杨大华编著

定价:29.80

出版日期:201003

内容简介

    本书从武夷的人文、地理、茶文化入手,细致地描绘了武夷特有的人文情怀和岩茶文化,系统地讲述了武夷的茶源、名丛、名丛品鉴、工夫茶、正山小种、历代茶书中对武夷岩茶的记载、老茶具品赏等内容。希望本书能带领茶文化、人文地理爱好者进入武夷岩茶的世界,品岩茶,赏武夷,悟人生。

 

第四名

编号:GDZPS1598

书名:《图说茶具》(图说茶天下)

版别:北京燕山出版社

书号:978–7–5402–2117–1

作者:唐译主编

定价:48.00

出版日期:200911

内容简介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茶具,因茶而生,从人类的第一泡茶开始,茶与具开始了唇齿相信的发展历程。茶具,以陶瓷材料为最佳,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茶具,又因茶的人参与,使其成为了茶文化的载体。茶具之变化,为茶文化的发展史勾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

爱茶之人大多爱茶具,茶具在今日早已不仅仅是喝茶之用,更多的已经成为了收藏品和工艺品而任人欣赏把玩,选器,收藏,养壶成为茶席中最热门的话题,本书从历史起源入手,细致的梳理出茶具的发展演化历史,并对各种类型茶具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图文并茂,是您了解茶具,研究茶具的良师益友。

茶原产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之一,它使中华民族的知慧和精神,得到承传和再现。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制造和利用,茶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上,为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图说茶天下系列丛书,同样出自爱茶人之手,丰富的照片配以翔实生动的文字,使更多的人能够懂茶,喝茶,爱茶,使我们的茶友获得更多的知音,使我们的茶文化更加灿烂。

人生如茶。沸水一沏,茶香四溢,静下心,慢慢的体味茶香的同时,也回味一下人生。愿几本茶书从此成为您人生的朋友。

 

第五名

编号:GDZPS1754

书名:《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修订版)

版别:云南美术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80695–661–8

作者:詹英佩著

定价:75.00

出版日期:201202

内容简介

    本书精确地绘出了古六大茶山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分布图,是一本学风严谨的科学著作。本书对研究普洱茶古茶山历史,弘扬普洱茶文化,振兴古茶山茶产业,具有重大的科学文化价值。

  詹英佩,一个貌似柔弱的昆明女子,1986年毕业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现为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记者,云南省茶业协会、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员。

  清瘦中透着钢毅,目光坚定而执着,语速稍快但清晰有力,不时有力地挥舞着的手,就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弱女子,凭着自己对故土的热爱,对普洱茶和古茶山人民的热爱,自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云南普洱茶历史、古茶山历史和茶马古道的研究和考察。

  古六大茶山在历史上曾是普洱茶的主产区和贡茶的采办地,书写过普洱茶最为辉煌的历史,因抗战爆发辉煌了几百年的六大茶山茶业衰退,许多重要的史料和史实被掩藏在深山中。为了收集、整理、发掘古六大茶山的历史、文化,寻找明、清时期的古茶园、古村落、古茶庄。詹英佩五年来先后11次走访古茶山,在高山密林中只身徒步行程千余公里,寻访过50多个村寨、100多位老人,拍摄了2000多张六大茶山古茶庄,古茶园、茶马古道、文物古迹留存情况和知情人的照片。为了寻找古茶庄后裔,还赴石屏、元江、江川、思茅、勐海、勐腊等地寻访他们的后人。

  为了考证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她自费去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看贡茶实物,还去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史料。

  为了宣传古六大茶山,几年来在八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20多篇近5万字的文章介绍古六大茶山的历 史与现状,向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呼吁关注六大茶山的历史、文化和古茶园的抢救和开发,并为六大茶山的茶农增收做过大量牵线、搭桥、产品促推工作。

  2003年以前,当古六大茶山的茶叶还处于难销状况时,她为茶山的茶农做过大量牵线搭桥的产品促推工作,帮助不少茶农走上富裕之路。

  2005年初为了配合中国云南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她依据自己多年考察的实况,绘制出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示意图,将古六大茶山、古茶园、茶马古道、老茶庄及文物古迹分布情况在图上做了详细介绍,此图在报纸上刊登、在网上公布后,倍受好评,引起中外人士对古六大茶山各方面情况的关注,为宣传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推动古茶山的旅游起了极大作用。

  2005年3月为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了近百幅介绍古茶山历史文化的照片作展览,使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更深刻地了解到云南的茶历史茶文化。

2005年4月在第七届中国普洱茶节上获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提名奖。

  为了支持普洱茶的宣传活动,2005年8月随首届驮茶进京的大马帮行走了12天,翻越了秦岭,向川陕人民宣传介绍普洱茶。

  这样一个弱女子,对普洱茶古茶山文化的研究发掘是如此的深入细微,不仅自费考察、收集史料,绘制古茶山地图,捐出百幅珍贵照片,还最终完成了订正普洱茶古茶山、古茶庄史实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一书。

  詹英佩曾自豪地这样说,“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说起普洱茶,人们便会说到云南,普洱茶让我云南人脸上有光。作为云南人的我,钟爱着普洱茶,情系普洱茶,我用了五年的时间,10多次走进普洱茶的故乡——古六大茶山,我用双脚去丈量这块土地,用心去感受这块土地,为的就是能为介绍普洱茶、宣传普洱茶做点事、尽点力;同时也为普洱茶的奠基人、开拓者们留点文字,前者是我的荣幸,后者是我的心愿。”

《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现已出版发行,是一本朴实无华的好书。

 

第六名

编号:GDZPS3181

书名:《中国茶经》(2011年修订版)

版别: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陈宗懋 杨亚军主编

书号:ISBN 978-7-80740-664-8/S•69

定价:168.00

出版日期:201110

内容简介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茶学百科全书,首版至今,累计印数超过100,000册。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国家农业部茶产业首席科学家杨亚军领衔集全国数十位茶学专家权威进行全面修订,历史三年,修订篇幅超过40%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更权威!

《中国茶经》是茶叶领域总结前人成果和近代茶科学、茶文化学研究进展的一部专著。自1992年问世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推崇。由于该书涵盖了茶的起源、茶性、茶类、茶技等茶学的多个领域,同时也包括了茶史、茶饮、茶诗、茶画、茶歌、茶舞、茶事典故等茶文化学的多项内容;它既属自然科学,又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同时在编写方法上采用既有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也重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因而实用价值较高,它不仅适于茶叶专业人员阅读,对历史文化工作和研究者也有参考价值。至今《中国茶经》已续印二十多次,发行近十万册,读者面之广为茶叶专业书籍中所鲜见。为此,《中国茶经》在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上海市和浙江省的诸多奖项。

尽管《中国茶经》获得诸多的荣誉和奖励,但毕竟已出版了近20个年头。现代茶叶科技高速发展,新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茶叶新产品日新月异,原版《中国茶经》亟待增补新内容。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上海文化出版社经过共同努力,对1992年版《中国茶经》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

新版重点充实了茶叶新产品,无公害有机茶的栽培、设施农业和茶叶质量安全与检测;强化了茶文化内容,增补了茶叶经济篇;并对茶史、茶具等有关章节作了更正和调整,使内容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由于内容的扩充,全书字数增加了30%以上。希望通过再版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并对我国茶产业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也是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现在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使用的栽培管理方法,采取的茶叶制作技术,甚至茶叶的品饮习俗等等,莫不源于我国。我国作为世界茶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的先人还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学典籍,其中问世最早、内容最全面的当推唐代陆羽的《茶经》,它对茶的起源、品种、分布、制作,茶的冲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轶闻逸事等均有论述,对我国乃至世界的茶业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历史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近40年来,我国的茶业茶学,都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茶叶品类之多,采制之精,生产、管理以及茶的利用开发之科学,还是茶文化内容之丰富,都是前人所无法比拟的。凡此种种,都需要科学的总结,需要这些上升到理论的总结反过来给实践以指导,从而推动茶业茶学的进一步发展。近40年来,虽然也有大批茶学著作和论文问世,但大多只涉及茶学的某一个方面和领域,很需要有一本全面的、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反映当代我国茶业茶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大型茶学专著。

为此,上海文化出版社于1989年筹备出版《中国茶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茶叶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同年成立了“中国茶经编辑委员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陈宗懋教授任主编,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程启坤教授,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俞永明教授,上海文化出版社文化生活读物编辑室主任王存礼副编审任副主编,组织了全国茶学界、医学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50余人撰稿,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研究有成,为使本书体现当代我国茶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提供了保证。书稿于1990年底分别撰写完成,1991年初进入编辑工作阶段,至出版历时三年。

本书分茶史篇、茶性篇、茶类篇、茶技篇、饮茶篇、茶文化篇及附录七部分,涉及茶学的各个方面,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入、观点之鲜明,都是目前所仅见的,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茶叶百科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茶叶界以及其他各界许多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在本书出版之际,谨致以衷心的感谢。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各界朋友批评指正。

   

原版序一

原版序二

原版前言

前言

凡例

茶史篇

茶性篇

茶产品篇

茶技篇

饮茶篇

茶文化篇

茶经济篇

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1992年版作者名录

陈宗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杨亚军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第七名

编号:GDZPS1487

书名:《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

版别:云南科技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416–2559–6/S•447

作者:詹英佩著

定价:58.00

出版日期:200704

内容简介

由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提名奖获者詹英佩女士所著的《普洱茶原产地西双版纳》一书,日前正式由云南出版集团公司和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

詹英佩在此书中用大量史料,及实地调查材料,对1950年以前普洱茶历史上的一些深层迷题作了分析、揭示、解释、回答,首次披露出鲜为人知的普洱茶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信息。

书中对普洱茶的历史茶区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的15座古茶山的历史与现状做了详细介绍,分析、揭示了西双版纳15座古茶山、10万亩古茶园形成的历史原因及主要年代。

本书对普洱、思茅,明清时期产不产茶的问题作出了回答,对清代史书中多次记载普洱不产茶的原因做了分析。并对民国时期佛海茶厂的一些重要事件做了披露、介绍。

作者在书中首次提出,普洱茶发展历史上有两个重要阶段:一是车里宣慰司阶段,二是普洱府阶段的观点,并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阐明明代中期车里宣慰司(西双版纳)的15座大茶山已经形成,明代后期普洱茶作为一个大产业已有规模。

詹英佩女士本着尊重历史、认真考证、还原真实、力求客观公正的态度写成此书。此书对了解普洱茶复杂而厚重的历史有一定帮助和启发,尤其对西双版纳、思茅普洱茶产地之争,会引出一个新视角,新观点,100多年来模糊不清的历史画面将会逐渐清晰。左上图为该书的封面。

 

第八名

编号:GDZPS0083

书名:《品茶馆*名山名水名茶》

版别: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书号:ISBN 7–5019–5175–6/TS•2996

作者:姚国坤 张莉颖编著 蒋一谈总策划

定价:28.00

出版日期:200601

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大凡名茶,包括历史的,或是新创制的名茶,几乎全长于名山之坡,汲于名泉之水。名山与名水相连。人说“水是茶之母”,因为茶的色、香、味、形、总是通过水的冲泡,方能得到展示与体现。正如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总之,名山、名水与名茶,虽然说的根底是茶,但与山、水是密不可分的。这对一个爱茶人来说,不论是知茶、识茶,抑或是购茶、藏茶,都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

自古以来,大凡名茶,包括历史的,或是新创制的名茶,几乎全长于名山之坡,汲于名泉之水。正如古语所说:“高山好茶,借水而发”,故此山、水、茶是密不可分的。本书是“读图时代•品茶馆”系列中的一本,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天下的名山圣水以及饮誉全球的名茶。该书语言通俗、文字清新,图片古朴,是天下爱茶人的知己,能为广大读者知茶、识茶、购茶、藏茶、品茶提供参考。

   

上篇 雾芽吸尽香龙脂——名山出名茶

吓煞人香百里醉——洞庭山碧螺春

落□霏霏雪不如——庐山云雾茶

轻嫩如松花——南岳衡山云雾茶

烹来长似君山色——君山银针茶

叶凝琼香胜仙茗——蒙山蒙顶茶

不减红囊顾渚春——峨眉山峨眉茶

此物清高世莫知——天台山华顶云雾茶

从来佳茗似佳人——武林山龙井茶

味甘如乳色如银——余姚瀑布岭茶

山水奇秀有仙茗——雁荡山毛峰茶

全胜羽客醉流霞——顾渚山紫笋茶

天然味色留烟霞——余杭径山茶

海天佛国赐珍品——普陀山佛茶

轻香冷韵 袭人断腭——黄山毛峰茶

千秋溪水长云芽——九华山毛峰茶

泠然便欲乘风飞——武夷山大红袍

形如兰若遗香韵——太姥山绿雪芽

摘将仙掌试清泉——玉泉山仙人掌茶

甘泽润喉吻 神明凌霄汉——凤凰山单丛茶

香于九畹芳兰气——六大茶山普洱茶

下篇 但求山中一杯水——名水与名茶

天下水品第——一庐山谷帘泉

龙首清泉味无穷——庐山招隐泉

旗枪风里弄神灵——上饶陆羽泉

润泽真茶味更真——济南趵突泉

愧我无如此水清——济南珍珠泉

有“神水”、“仙饮”之说——崂山矿泉

惟余半夜泉中月——无锡惠山泉

扬子江心第一泉——镇江中泠泉

天下第五泉——扬州大明寺泉

天下称“第三”——苏州虎丘石泉

“文君当炉,相如涤器”——邛崃文君井

奇绝水品堪称雄——娥眉玉液泉

山瓢留待羽仙尝——杭州虎跑泉

茶泉双绝 两浙罕伍——杭州龙井泉

大唐贡水送长安——长兴金沙泉

富春江水煮龙团——桐庐严陵滩水

幽香移入小壶来——乐清大龙湫

分流触石佩声长——宜昌陆游泉

摘将仙掌试清泉——当阳玉泉

高风味有余——天门文学泉

云腴泛茗枪一安宁碧玉泉

后记

 

第九名

编号:GDZPS0145

书名:《西子湖畔茶飘香龙井茶》

版别:中国市场出版社

书号:ISBN 978–7–5092–0143–5/TS•12

作者:南国嘉木编著

定价:29.80

出版日期:200701

内容简介

龙井茶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西湖附近山中,以龙井村狮峰所产最佳,素有“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称。

清代有品茶名家赞誉龙井: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漫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龙井茶优美独特的风味需要通过沏泡与品赏方能感受,只有精深的沏泡之艺,才可充分发挥龙井茶的茶性,使人在品饮之后顿觉心旷神怡,纵使时间流逝,却记忆犹新,乃至回味无穷。

龙井茶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泡饮龙井茶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澈,幽香四溢。

本书编著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龙井茶的发展历史、制作技法和品质特点,精心选取了历史文人的佳作诗词及有关龙井的传说神话以飨读者。此外,书中还有一些冲泡龙井的方法和龙井茶艺的欣赏,更是希望即使您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正确、方便地品饮龙井茶,享受这自然赐予的珍品。

 

第十名

编号:GDZPY0037

名称:《中国茶艺》

版别:外文出版社

版号:CN-M20-05-0041-0/A.G4

备注:配音:中、英、日;片长:75分钟;

定价:49.00

内容简介

《中国茶艺》以“茶”为主题,中、英、日文配音,带您走入茶香的世界。以各种茶种为线索,介绍茶种、特色、产地及口味。更值得一提的是为您特别表演的每种中国茶的茶道文化、呈现茶与生活的优雅意境。

 

注:此排行榜由《茶书网》中国区提供

     此排行榜仅代表《茶书网》中国区26个茶文化产品销售点的销售量

茶书网中国区总部:中国爱心基地(北京•怀柔汇龙山庄)

北京联络处:北京西城区马连道14号大德盛茶城二楼(感德真品茶业机构)

客服:010-63433810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