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最全的茶文化书店
联系我们 关闭音乐 加为收藏

首页>茶业动态>详细信息

第三世界的社会公平与产业变革——看印度茶产业面临的危机

 

日期:2014-06-09               作者:林玮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从今年入春以来,印度茶产业危机四伏。与晚近这一波尚未完全平息的经济危机相应,印度茶产业正面临着变革前的“阵痛”。只是这“阵痛”来得多少有些突然,让这个古老的产茶国似乎一时难以适应——印度的产业改革,远不止技术或市场那么简单;包括茶产业在内的传统经济,都处在被整个时代倒逼的变革边缘,与之相关的是印度社会转型。

    产业内公平难寻

    今年3月初,英国老牌左翼报纸《卫报》率先发难,在其网站醒目位置放置了一部名为《阿萨姆的现代奴隶:Tetley茶的真实价格》的简短纪录片。这本是一部暴露印度人口买卖严重、呼吁国际社会关注贩卖印度妇女儿童的法制宣传片,然而,印度茶产业却在这部纪录片中被高度聚焦,不知是否算得上是“躺枪”。片中说,印度采茶女工(平均年龄11岁)的日均工资不足1.5美元,只是印度最低工资(2.82美元)的一半——这种极低的薪资待遇,给了人贩子以“更好的生活”为许诺,从茶园诱拐女孩的机会。因此,宣传片中所配的评论对印度茶产业可谓极尽讥讽,它甚至说,西方消费者为购买印度茶产品所支付每一分钱,都在鼓励印度进行人口贩卖活动;正是“敲骨吸髓”的产业剥削行为,为印度的“现代奴隶”提供了温床和沃土。

    无独有偶,美国密歇根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专业中以人类学研究著称的萨拉·巴斯姬(Sarah Besky)教授在2007—2010年对大吉岭茶产业进行考察之后,也公开谴责8盎司(约226克)的大吉岭头道原叶可以卖到60美元,可采茶工一天收入却不到1美元。

    一时舆论为之沸腾。《卫报》宣传片中所涉茶品牌(Tetley,产品主要在英国销售)的母公司,塔塔集团——全印度最大的企业,举凡通信、地产、能源、汽车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莫不涉足——已经将《卫报》告上了法庭,但颇富深味的是,它并未否认印度茶产业的奴隶买卖行为,而只是辩解自家并未从带有人口殖民色彩的茶园里采购原料。更讽刺的是,塔塔集团在所发表的公开申明中说,《卫报》所犯的错误,是将贩卖人口的罪恶算在茶产业上,可惜,“不幸的是,这一非法交易可以发生在印度的任何行业”。

    塔塔集团一方面撇清自己对涉案茶园(Amalgamated Plantations Pvt.Ltd,简称APPL)之间关系,说它是一家独立管理的茶叶种植商,自己不过其股份持有者之一;另一方面又辩称,阿萨姆邦的采茶薪金及行业工资,由政府、工会和印度茶协会三家共同拟定,言下之意是日均1.5美元的工钱乃协商的结果。可是,它对治下公司,乃至整个印度社会大肆买卖廉价劳动力的行为却视而不见,甚至目之为常态,实在丧失了一家大型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试想,连人身自由都丧失了的工人,如何组成工会?即便有形式上的社群组织,这一组织又以何为筹码来与几乎控制了他们命脉的大财团谈判?

    迫于公众压力,塔塔饮料集团将邀请世界银行组织第三方审计委员会,赴阿萨姆邦就茶产业工人的劳资与人权问题展开调查。但相关报道又指出,这一调查完全由塔塔集团(41%)和国际金融公司(IFC)所资助,而二者都是APPL的股东,其可靠性先天值得质疑。众所周知,国际金融公司本即世界银行的下属机构,此次调查确实难服悠悠之口。

    印茶业亟待变革

    事实上,印度茶产业的危机不仅体现在劳资关系所引发的社会舆论压力上。作为第三世界国家,迫于生产建设要求,印度环境破坏,尤其森林植被遭伐严重。这对靠天吃饭的茶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降水总量减少,使许多茶园不得不配备灌溉系统,这就增加了茶园的种植成本;而激烈的国际竞争,又迫使印度茶产品出口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不敢轻易抬价。那么,增加了的种植成本就很可能转嫁到人力上。换句话说,上述印度茶产业所谓“现代奴隶”的问题,与此未必毫无关联。数据显示,过去60年,阿萨姆邦的降水减少了五分之一,最低气温从1度上升到19.5度。其中,环境趋于恶劣主要集中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这几年,原本尚属均衡的年度降雨模式发生变化,高度密集的降水一般集中在西南季风过境时,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而干旱时段则越来越长。另外,3月1日,印度格拉噶县(Golaghat)一名女子在清晨喝茶之后身亡,政府紧急关闭了当地茶企“金鹰”(Golden Eagle)的生产线;这一事件又将印度茶安全问题摆上了桌面。

    概而言之,作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缩影,印度茶产业面临的危机很典型,其因应之道也很显豁,就是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监管不力的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凭借人力资源优势固然可以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但如果国家一味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就有可能造成对底层产业工人权益的相对忽略(笔者曾撰文指出,印度茶产业较为重视的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不仅会危及产业安全,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公平产生恶劣影响,削弱社会正义感,而使道德趋于滑坡。尽管“茶”在南亚印度并无在东亚诸国那般深远的文化寄托意义,但由一个广泛的产业所造成的社会文化影响,却不可小觑。

    也许确如塔塔集团所言,印度无论哪个行业都可能出现“现代奴隶”现象,但这并不能成为其合法性依据。在西方国家以人权问题再度干涉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之前,印度企业家们本该自己先处理好这些问题,以免落人口实。其实,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绝不应以持续破坏环境为代价,如多开几家制造业工厂;而应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强化对产业工人的再教育,以使其与企业一起转型、升级、成长,做大做强。这一点,显然,印度茶产业是能从该国其他产业(如通信业)中能看到的。因此,与其如《卫报》那般高举批判大旗,不如为印度茶产业从第一、二产业变革为与旅游、会展、影视、出版和创意产业等文化行当相融合的新型业态“鼓与呼”,那才真正是印度茶与印度梦崛起之时。

欢迎光临茶书网!!
扫描二维码加入茶书网官方微信平台扫描图片加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