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品信息>茶书网:《遗产:第十一辑》的商品信息
茶书网:《遗产:第十一辑》 的简介:
编号:GDZPS12247
本辑包括四个栏目。“遗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是常设类目,本集刊发讨论国际和国内遗产理论问题的论文各两篇,分别探讨了日本长崎与天草地区潜伏信仰遗产的界定问题、世界历史上涂鸦转变为历史遗产的问题、浙江杭州非遗径山茶宴和山西蒲县朝山会在非遗名义下历史遗存的继承与演变。“遗产研究的多学科视野”栏目推出了长文,是对中国近代民俗学建立者叶德礼《中国岁时歌谣》的翻译,译者并撰写了对叶德礼的中国民俗研究成果的评价。叶德礼是著名汉学家,与陈垣等创建了中国民俗学。此译文和评论具有重要的学科史意义。该栏目另一篇论文分析了由《红楼梦》衍生出的游戏艺术《太虚幻境升官图》的文化意义。“建筑与历史建筑”栏目分别分析了福建寿宁南阳镇报祖祠创建演变最终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历程、汶川地震博物馆对日常之物的收藏、香港对中环大馆和旧大埔警署历史建筑群的活化利用“遗产与现代社会”栏目解析了云南大理体验式旅游对甲马制作现代转型的影响、四川泸州分水岭传统制伞业的转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蕴含的从“学术空间”到“公共空间”的实践逻辑转化。总体而言,本辑各篇论文质量较高,逻辑比较清晰。
目录
遗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世界遗产视域下隐匿天主教徒的理解方式及研究[日]中园成生/文孙瑾/译/3
从遗产涂鸦看遗产价值的可持续性陶汝聿[日青木信夫/21径山茶宴的理论研究与遗产实践关剑平/43
“遗产化”进程下寺观庙会景观生产者的关系实践——蒲县朝山会的田野研究乐晶张诗语/61
遗产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中国岁时歌谣[奥]叶德礼/文曹雅楠/译/81
民族性的民俗学:叶德礼的中国歌谣研究曹雅楠岳永逸/222
《红楼梦》文化遗产中的游戏艺术:《太虚幻境升官图》解析常睿/245
遗产与历史建筑•
寿宁南阳报祖祠的前世今生刘妍高攀玉/265
纪念物的营造:日常之物如何进入地震博物馆——地方性的共在与共鸣李瑞彤/318
香港英占时期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以中环大馆建筑群为例肖懿洋/333
遗产与现代社会•
体验式旅游背景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转型实践与自我建构——以大理甲马为例缪芸/351
手工艺的去技能化:四川泸州分水岭传统制伞业的转型与危机李顺/369
从“学术空间”到“公共空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价值传递的实践逻辑陶力/394
周永明(1957年11月— ),男,汉族,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苏州洞庭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务农至今从事碧螺春茶叶种植,1993年3月创办西山碧螺春茶厂,任厂长、法人代表,2002年成功注册商标“咏萌”商标,2017年任苏州市茶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在祖父母、父亲的传承熏陶下,周永明对碧螺春茶情有独钟。开办西山碧螺春茶厂以来,坚持质量第一,重视茶园采摘和制作工艺,带动茶农发展碧螺春茶叶生产,提高茶农收入,每年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5吨至8吨之间。带徒传艺年轻人50名,取得突出成就的5名。周永明制茶技艺精湛,掌握了全套的鲜叶拣剔、炒制工艺,注重茶叶品质管理。炒出的茶叶外形条索纤细,色泽银绿,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味醇、回甘生津,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均整。
王晓葵,出生于北京。1985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2001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获学术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日本爱知县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现为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灾害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日本民俗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主要著述有《记录与记忆的比较文化史》(2005)、《明治维新与文化》(2005)、《现代中国道案内2》(2009)、《日本民俗学译丛》(主编)(2010)等。
网友评论 欢迎您对商品进行评论,表明您对此商品的感觉。